世上没有感同身受,同样的遭遇才能感同身受。
总有一句台词,能让我们铭记一部影视作品,并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
《狂飙》是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留白影视、中国长安出版传媒联合出品,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指导拍摄,徐纪周执导,张译、张颂文、李一桐、张志坚、吴刚领衔主演,倪大红、韩童生、李建义、石兆琪特邀主演,李健、高叶、王骁等主演的反黑刑侦剧。
该剧讲述了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黑恶势力展开的长达二十年的生死搏斗故事,通过群像叙事,展现扫黑行动中的黑白较量和复杂人性。
下载免费影视APP,免费观看完整剧情 立即下载
剧情简介
2000年,意气风发的刑警安欣(张译饰)与倍受欺负的鱼贩子高启强(张颂文饰)相识,而后随着高启强逐渐偏离正途,安欣意识到在京海市社会发展的背后正是以高家兄弟为首的黑恶势力暗流汹涌,两人分道扬镳并展开了长达20年的正邪较量。2021年,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央督导组雷霆出击,安欣协同专案组彻查强盛集团犯罪团伙及其背后的保护伞,最终京海市得以拨云见日清风正气。
角色介绍
安欣 演员 张译(饰演)
作为人民警察,安欣把守护好百姓安危、一方安宁当做毕生使命。因为孤儿出身的自卑和善良,他在偶然间帮助了被市场恶霸欺辱的高启强,却成为了对方狐假虎威、逐渐沦陷权力深渊的工具。安欣也凭着内心对正义的追求,在黑与白的游走中坚守初心,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好警察。
高启强 演员 张颂文(饰演)
原本是一个菜市场卖鱼的小商贩,因为一次打人事件得到安欣的帮助,借助和安欣的关系,狐假虎威满足自己的欲望。在一系列意外事件后被卷进了与黑恶沾边的是非之中,在对“钱”与“权”的追逐中迷失自己、越陷越深,从一个卑微渺小的底层鱼贩变成了当地涉黑组织的头目。
孟钰 演员 李一桐(饰演)
孟德海的女儿,和安欣是青梅竹马,性格开朗、有主见。读研后离开京海市前往北京,开始从事记者工作。帮助安欣卧底过很多次,和安欣互相之间都有好感,原本要在一起,却因为黑恶势力影响面太大,安欣不得已和她分手。后因为赌气,和原禁毒支队队长杨健结婚,并育有一个孩子“豆豆”。
孟德海 演员 张志坚(饰演)
原是京海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曾一度传言其要调至政法委,但最终被调任至青华区,担任市委常委及区委书记。在安欣父母牺牲后承担起了叔叔的责任,一直对安欣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很照顾,希望自己的女儿孟钰能和安欣在一起。最终因为女婿杨健和黑恶势力勾结,他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去纪委自首。
徐忠 演员 吴刚(饰演)
临江省扫黑督导专员,省教育整顿驻点指导组组长。被省里临危受命前往京海市进行扫黑除恶工作,针对高启强和强盛集团及其背后的保护伞开始调查。来到京海市后和安欣展开多次沟通,并任命安欣为副组长。在扫黑除恶工作开展到最关键的时刻,却被恶意举报贪污受贿,暂停工作接受调查。后证明清白再次返回京海,继续扫黑除恶。
李响 演员 李健(饰演)
原京海市刑警队队员,和安欣做搭档,后因为师父牺牲成为京海市刑警队队长。做事认真有方法,为人处世圆滑懂人情世故。在师父牺牲后得知自己多年的师父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并没有把此事公之于众,而是卧薪尝胆打算进入黑恶势力之中做卧底,搜集他们的犯罪证据。最终因为向纪委检举的问题,被高启盛杀害。
幕后花絮
张译常在现场“客串”编剧、执行导演、演技指导、道具师等工作,为该片设计了很多经典镜头,如医院拉警戒线的一幕、表彰大会上安欣上台时在绷带里藏了部手机并拨通了李响的电话等情节。
导演一开始给张颂文发过剧本,但他在另一个戏上,没有回音。后来已经和其他人接洽好了,要去复景的当天接到演员统筹的电话,说张颂文刚下戏,看了三集剧本,想聊聊,经过彻夜长谈后决定出演该剧。
李响那个角色是导演创作之初给李健量身定做的;高启盛也是导演贴着苏小玎写的。
导演很鼓励演员二度创作,只要在大的方向没有错的情况下,基本上是让演员自己发挥。
剧中肠粉不放酱油的,是因为演员一蘸,一吃,一擦,容易掉妆,补妆再拍位置会不一样。
因为担心演员们会有预设、铺垫地演自己的角色,所以导演拍摄过程中对曹闯到底是不是内鬼、陈书婷到底怎么死的,事先都没有告诉演员。
拍到第三部分(2021年剧情),因为疫情缘故,所有景都进不了,为了赶时间进度,好多戏都改成了车戏,第三单元比较仓促,只拍了20多天。
幕后制作
拍摄过程
该剧在制作内容方面,融入了犯罪剧的模式,增加了推理和悬疑,很多故事都是以真实的社会事件和民生问题为素材。创作团队历时两年多用心打磨剧本,聚焦现实题材,直击社会热点。如剧中李青李顺父子的部分就是真事改编。《狂飙》剧名来自毛主席诗词“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导演借用“狂飙”二字来比喻剧中的扫黑除恶大风暴。2021年10月8日,该剧正式开机,并公布主演阵容。2022年1月18日,该剧正式杀青,拍摄用了将近120天,剧本在关机前十来天刚写完。
服装道具
《狂飙》光演出服装就用了6500件来拍摄横跨20年的故事剧情。动用演职人员超600人,群演10000余人,超100个取景地,置景面积超80000平方米。该剧最初选景在广东省台山市一带,是因为看到那边的骑楼很有特点。
剧集评价
在改编原型案件时,《狂飙》在保留影视艺术展现空间的同时,保证剧情的真实与严谨。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了解政法专家与基层干警的真实生活,分辨有组织犯罪与黑恶势力等概念,进一步细化对刑法的认识,加强法律意识。不同于以往注重案件呈现与破解的类型片,该剧的叙事视角相对创新,借助两个小人物对立的成长与命运曲线,实现了刑侦剧创作上的创新和突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该剧以群像叙事展现扫黑行动中的黑白较量和复杂人性。剧中,人物群像如两股相斥的磁场,足够激发观众的代入感与强烈共鸣。观众也将通过演员们所塑造的群像,感受到了该剧所传递出的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如磐石、无可动摇的意志。(中国新闻网评)
对黑白两股力量不同角色的深入刻画,是《狂飙》在首播就能获得观众肯定的关键。除此之外,该剧对基层扫黑除恶艰辛的深刻透视。它扎根于时代,挖掘真实故事;它不满足于故事本身,勇于宣扬正义的力量。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成长与命运走向表明了扫黑除恶成果的不易,同时再次印证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必要性,黑恶势力的剿灭也是正义的时代彰显。(1905电影网评)
《狂飙》将反派的发家史作为其叙事的重点之一,其剧本上扎实,且有深刻挖掘正反派人物内心和成长史的决心,主要演员的表演,演一场是一场,绝不糊弄。(京报网评)
《狂飙》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立意深度等方面也给当下的刑侦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作为扫黑除恶题材,该剧的立意并没有止步于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黑白较量,而是更多地深入到对人性的挖掘和对现实的反思中。不仅歌颂正义,也对邪恶进行了客观深入地剖析。让观众既深刻认识到了扫黑除恶工作的复杂艰辛,也看到了光明与希望,进而实现了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的双向奔赴。该剧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反派相比,正面角色还可以更加丰满立体;与前半段相比,后半部分剧情应更加符合现实逻辑。但是瑕不掩瑜,创作者用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故事讲述,揭示了黑恶势力形成的根源,描绘了“黑色大网”织就的过程,反思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并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之问,为刑侦题材创作进行了有益尝试。(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卫华评)
《狂飙》以扫黑除恶常态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政策背景,围绕一系列发生在京海市的刑事案件,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黑恶势力与保护伞狼狈为奸等敏感话题进行了大胆深入的探讨。剧情环环相扣,步步惊心,从公检法队伍入手,将黑幕层层揭开,涉及关键问题不含糊、不躲避。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社会痛点、管理难点、舆论热点。该剧选取2000年、2006年、2021年三个时间节点,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卧薪尝胆、前赴后继,不惜牺牲生命与黑恶势力抗争到底的经历,诠释了人民对打击有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拥护和支持,也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风清气正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个性鲜明、细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成为该剧被网友津津乐道的重要原因。主要人物警察安欣勇敢却执拗,黑恶势力头目高启强重情又阴狠,还有知人善用的徐忠、踏实肯干的李响等旁系人物随着剧情的展开轮番登场。各级官员、退休干部、警察、港澳商人、村民、无业游民、刑释人员等,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人物关系网,再用亲情、友情、爱情等内容加以渲染,从而延展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时代发展图景。该剧将情节、悬念统摄到人性的本源上,还原人物性格形成和转变的过程。(系珠海科技学院特聘教授谢珊珊评)
幕后制作
《狂飙》里的毒贩“钟阿四”的扮演者,曾经在现实生活中真是个涉毒人员,2009年因长期吸毒被抓。后因参演该剧被网友发现,引起网民讨论。对此该剧剧组发布声明,称正对相关片段进行修改删除。
评论(0)